在甘孜县大德乡虫草山的雪线之上,法院干警们踏雪而行,以法治星火点亮高原牧区。他们如守护虫草般捍卫群众合法权益,让司法温度穿透平均海拔4800米的高原牧区寒风,在皑皑白雪间书写为民答卷。
院长驻点抓实效
为筑牢虫草采挖“法治围栏”,法院院长张浩丹带领专项工作组深入达通玛区,协调公安、检察院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,严打“越界采挖”“恶意竞价”等行为。同时,联合乡镇干部、村两委成员成立护采“星火”党员先锋队,24小时值守采挖区,建立“日排查、日报告”机制,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处置。
牧区的双语普法
在护航虫草山经济的同时,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打击非法采挖、破坏草场等行为,推动虫草产业可持续发展。“阿哥,采挖时记得把草皮回填哦!”。此次“星火”党员先锋队队员,用藏语向采挖农牧民讲解《环境保护法》。他们随身携带的普法手册上画着卡通插图,标注着"采挖一片、回填一片"的示意图。同时,携带便携式调解记录仪,对简易纠纷当场取证、现场调解,确保矛盾不升级。截至目前,这样的双语课堂走进了32个临时聚居点,覆盖群众300余人次。
风雪的司法速递
设立“虫草季移动法庭”,组建2支巡回审判小队,采取“帐篷法庭+车载调解”相结合的方式,实现采挖区域司法服务全覆盖。5月以来,已成功调解采挖权争议、草场纠纷等案件6起,从立案到结案只用了半天,当事人捧着调解书说:“没想到法官把法庭搬到了雪线之上。”
夜间的星光巡护
由于山区无信号,“星火”党员先锋队在虫草山区域实施“帐篷+摩托车”双模式巡护相结合的保障机制。在海拔4800米处设立固定帐篷作为核心联络站,配合每日2组队员对采挖点及聚居区开展摩托车流动巡查。通过轮班制实现24小时响应,每日覆盖采挖区及聚居区超60公里,累计解决急难需求100余次,其夜间摩托车巡护队的车灯光被群众称为“星光之路”,可覆盖周边3公里范围的巡护需求。
传承的法治基因
以"星火"党建为引领,深化"五心"工作法实践路径,延伸立“塑心”典型,创新“师徒结对+跨岗轮训”传帮带机制,激励带动作用,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。由10余年驻山经验的龙永强带领新干警开展调解及联系群众工作。通过“现场教学+案件复盘”,新干警已经能独立完成群众工作及简易纠纷,并提出在虫草山设立“星火”党员服务站,开展“送法进山”“矛盾排查”“法律援助”等服务,协助维持采挖秩序,提供法律咨询50余人次。
智慧的云端司法
干警在虫草采挖季开通绿色诉讼通道,于有网络区域提供《民事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(试行)》下载服务,现场指导牧民完成立案、证据提交及调解流程。针对藏族群众语言障碍,同步推出藏文版诉讼文书,确保司法服务全覆盖,需要时可立即获取。
这群坚守雪线的法院人
用"缺氧不缺精神"的信念将法治星火撒遍高原牧区
他们不仅是虫草山的守护者
更是新时代"马锡五审判方式"的传承者
让党徽的光芒照进每个帐篷
让法律的声音回荡在每座雪山
这份写在4800米海拔的司法答卷
正化作滋润牧区的法治甘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