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甘孜县人民法院深入践行“司法为民”理念,将法庭“搬”进偏远牧区,驱车数百公里、骑马穿越数十里草场,成功调解一起牧民离婚纠纷,并现场完成财产分割,让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,传递了法治的力度与温度。
案情回溯:牧民夫妻对簿公堂,财产分割成难题
本案原、被告均为偏远牧区牧民,因感情破裂诉至法院。承办法官在前期调解中发现,双方虽就子女抚养达成共识,但因财产分割分歧陷入僵局——涉及的九眼珠、珊瑚等首饰价值高昂且难以估价,加之牲畜、生活用具等财产分配问题,使案件调解难度倍增。
情法交融:法官倾心调解,夯实化解基础
案件受理后,承办法官始终秉持“调解优先、案结事了”原则,通过数十次电话沟通、视频连线,耐心梳理矛盾焦点,逐步消弭对立情绪。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,双方终于放下心结,同意就离婚及子女抚养达成一致,为后续财产分割奠定了信任基础。
马背法庭:踏遍青山送法上门,司法服务零距离
为减轻群众诉累,我院迅速组建巡回办案小组,由法官、书记员、法警携带办案设备,奔赴海拔4000余米的牧区。车辆无法通行处,干警们便策马前行,最终抵达当事人居住的帐篷。抵达后,小组立即投入工作:清点牦牛、登记首饰、评估用具……
现场解纷:巧用习俗释法说理,双赢方案终落地
调解过程中,法官既严守法律底线,又充分尊重本地传统习俗,创新采用“背对背调解+实地勘验+三方估价”模式,提出兼顾公平与实际的分配方案。经过8小时耐心协调,双方当事人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,当场签署协议并完成财产交割。原被告紧握着法官的手感慨道“没想到法官能为我们的家事跑这么远的路,这份恩情比雪山还重!”
展望未来:延伸司法触角,守护雪域和谐
此案是我院深化“马背法庭”机制、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甘孜县人民法院将持续聚焦农牧区司法需求,进一步优化巡回审判路线,扩大“双语”法官覆盖面,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、更加温情的司法保障,以更高效的司法服务护航高原群众美好生活。